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伊朗面临内外严峻挑战

时间:2009-12-17 11:05来源:新华网 作者:小芬 点击:
新华网德黑兰12月16日电 综述:伊朗面临内外严峻挑战 新华社记者车玲 梁有昶 2009年,伊朗举行的新一届总统选举引发政治风波和社会问题,加之近年来经
  

  新华网德黑兰12月16日电 综述:伊朗面临内外严峻挑战

    新华社记者车玲 梁有昶

    2009年,伊朗举行的新一届总统选举引发政治风波和社会问题,加之近年来经济政策导致民众不满,伊朗与西方国家又开始就伊朗核问题展开新的博弈,这一系列问题使伊朗面临内外严峻挑战。

     内忧

    伊朗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今年6月举行的伊朗第10届总统选举是伊朗政坛本年度最引人注目、影响最深远的事件。这也是伊朗伊斯兰政权建立30年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届选举。

    首先,改革派与保守派斗争不断。以前总统哈塔米、前总理穆萨维和前议长卡鲁比为代表的改革派在政坛元老拉夫桑贾尼的支持下,公开与被视为保守派的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抗衡,主要表现在艾哈迈迪-内贾德和穆萨维作为最具实力的总统候选人之间的较量。在竞选活动中,改革派不仅猛烈抨击现政府的内外政策和行政方式,还大力宣传改革思想和方案,并鼓动群众积极参与选举。在艾哈迈迪-内贾德获胜连任后,改革派主要领导人多次表示将继续与新政府作斗争。

    其次,保守派内部裂痕凸显。大选引发的政治风波尚未平息,围绕新内阁成员人选问题的权力斗争就在保守派内部展开。艾哈迈迪-内贾德将众多亲信和盟友招至新内阁,引起保守派内部不满,一些人甚至指责他无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权威。

    第三,大选引发的抗议活动及暴力事件使伊朗伊斯兰政权陷入3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据伊朗媒体报道,共有13人在选后骚乱中死亡,近500人被捕。穆萨维凭借担任总理期间在伊朗民众心中留下的良好印象以及哈塔米的支持,在学生、知识分子和年轻人中赢得大批支持者,他们在总统选举结束数月后还不断举行反政府集会。12月上旬,大批穆萨维支持者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活动,并在德黑兰大学及附近广场和街道与警方发生冲突。

    此外,经济问题也是伊朗面临的一大难题。2005年艾哈迈迪-内贾德就任总统以来,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立场日趋强硬,与西方国家关系持续紧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了经济制裁,并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出台决议,使伊朗国内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伊朗国内通货膨胀率大幅上涨,2007年一度达到29%,2008年在25%左右,今年以来虽有所下降,但平均仍达17%左右。由此带来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以及住房紧张等问题引起许多百姓的不满。

  外患

    奥巴马今年初就任美国总统后,对伊朗伸出了“橄榄枝”,表示要改变上届政府对伊朗及伊核问题的态度,愿意就此问题同伊朗直接对话。但事实上,美国对待伊核问题的立场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不排除武力解决的同时,继续实施外交谈判和制裁威胁相结合的“双轨”政策。而伊朗也相应地继续采取两手措施,一方面通过会谈缓解压力,与西方国家周旋;另一方面在维护核权利问题上立场毫不松动,继续发展自己的核计划。

    艾哈迈迪-内贾德多次表示伊核问题已经“了结”,拒绝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外谈论伊核问题。作为对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中国六国谈判邀请的答复,伊朗递交了自己的一揽子建议,并同意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但由于双方对谈判内容的期望相差甚远,随后进行的谈判未获实质性进展。

    今年9月,伊朗宣布开始在中部城市库姆附近建设新的铀浓缩设施。国际原子能机构10月底对这一设施进行了核查,虽然没有发现违规之处,但仍因伊朗未及时申报新设施而对其核计划提出质疑。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就伊朗位于德黑兰的研究用核反应堆燃料供应问题提出了一份草案,要求伊朗在今年年底前一次性把1100公斤低纯度浓缩铀运往俄罗斯,由俄罗斯将其提炼至20%左右的纯度,然后再由法国将其生产成伊朗研究用核反应堆所需的核燃料棒。由于对西方国家缺乏信任,伊朗表示不会把国内生产的低纯度浓缩铀运往国外,但可以考虑在伊朗境内进行核燃料交换。美国等西方国家到目前为止仍坚持要求伊朗接受该草案。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