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希腊财政部长乔治·帕帕康斯坦季努在雅典举行的“希腊在十字路口上”经济研讨会上发言。帕帕康斯坦季努表示,希腊寻求并期待25日的欧盟首脑会议出台针对希腊债务危机的救助方案,但这绝非乞求。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 希腊债务引发二次探底之忧:金融危机缘何“余震不断”
欧盟主席巴罗佐22日说,欧洲领导人必须在本周峰会上就如何应对希腊债务危机做出决定,否则欧元区的稳定性将受到威胁。
围绕希腊债务危机,欧盟内部近日“火药味”渐浓。谁来帮助希腊度过债务危机,希腊自己,欧盟,抑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争论仍在继续,而留给希腊的时间已经不多。
希腊——内外求援
不满于欧盟迟迟没有拿出具体救助方案,希腊给欧盟下了为期一周的“最后通牒”。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18日表示,如果希腊政府继续以高息借债,将难以实现先前承诺的赤字削减目标,亟盼欧元区国家施以援手。如果下周举行的欧洲联盟峰会无法就欧元区国家援助计划达成一致,希腊将求助IFM。
希腊目前形势已危如累卵。近来多次爆发的罢工和示威抗议活动都是针对政府的紧缩政策。希腊发行的国债利率最近也大幅走高。18日当天,希腊10年期国债利率为6.25%左右,几乎是作为欧元区基准的德国同期国债利率的两倍。祸不单行,希腊必须在5月末筹集大约160亿欧元资金偿还债务。希腊距离无法借款这一可能性“仅有一步之遥”。
对于希腊的求助,欧盟不可能无动于衷。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19日发表声明说,欧盟委员会将提出一套以欧元区国家提供双边贷款为基础的希腊救助方案。这套方案不会违反欧盟条约有关禁止救助成员国的“不救助”条款,希腊为此需要接受严格的附加条件。分析人士预计,根据这套方案,希腊不仅需要作出足够努力削减预算赤字,而且还要为获得贷款援助付出相当的代价,尽管利率会比从市场上融资合算,但决不是“免费的午餐”。
实际上,希腊政府一直就没有排除向IMF求助,并将此作为和欧盟讨价还价的筹码。
图表:欧盟委员会宣布将提出救助希腊方案 新华社发
欧盟——内部分歧
欧盟内部,主要经济体围绕希腊争论不休,乃至扩散到其他事务,各国之间分歧明显。作为欧元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德国对出手援助希腊持消极态度。2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援助希腊事宜“松口”,说不反对向希腊提供双边援助,不排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介入,但其不为希腊“买单”的态度似乎仍未改变。
欧洲其他国家对援助希腊也是争吵不休。法国总统萨科奇表示支持由欧盟提供一项解决方案来援助希腊,认为当前首要事情是在欧盟内部找到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方法。21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也表示“完全赞同”欧盟向希腊提供援助。他说,如果欧盟成员没有准备好帮助一个受危机冲击的欧元区国家,那么欧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反,荷兰则认为不应将IMF的援助排除在外。意大利同样不反对IMF救助希腊。英国方面则表示,解决希腊危机首先是欧元区的问题,但IMF的技术性或财政性援助能起到有益作用。
由于欧盟各国在危机解决途径上分歧加大,19日希腊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上升10 个基点至6.36%,创下2月2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与可比德国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差距在过去两个交易日里扩大了25个基点至325个基点。
(责任编辑: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