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在黑暗中思索未来——记莫斯科“地球一小时”活动

时间:2010-03-28 10:49来源:新华网 作者:小芬 点击:
地球一小时是WWF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全球性公益活动,该项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夜晚自愿关灯一小时,以提高公众节能意识,倡导低
  

    “地球一小时”是WWF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全球性公益活动,该项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夜晚自愿关灯一小时,以提高公众节能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全社会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该活动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益行动。    

    新华网莫斯科3月27日专电  特写:在黑暗中思索未来——记莫斯科“地球一小时”活动

    新华社记者聂云鹏

    “妈妈,灯灭了,星星变得更亮了,”在莫斯科大学主楼灯光熄灭的这一刻,站在麻雀山观景台上的一个俄罗斯小男孩在人群中激动地喊了起来。

    这是全球公益性活动“地球一小时”莫斯科大学的活动现场。“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2007年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三月份最后一个周六晚上熄灯一小时,以倡导和宣传节能减排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今年是俄罗斯第二次正式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包括首都莫斯科在内的12个大型城市参加了本次活动。

    当天晚上,莫斯科在市内几个地方同时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当新华社记者赶到麻雀山观景台时,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小型的联欢活动,莫斯科几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当起了志愿者,向观众们发放印有WWF标志的小旗子、气球和荧光棒。人们挥舞着旗子和荧光棒,在俄罗斯3月的寒风中随着台上的音乐一起欢呼。

    当地时间晚8时30分整,莫斯科市第一副市长比留科夫和WWF俄罗斯代表处主任切斯京在市政府大楼象征性按下大楼外部照明电源主开关,这一刻市政府大楼、莫斯科大学主楼、卢日尼基体育场、乌克兰饭店等70多处莫斯科市地标建筑也准时关闭了夜景照明系统。

    记者在现场遇到特意带儿子赶来观看熄灯活动的娜塔莎。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普通的莫斯科市民,她非常支持这项活动,并认为这会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保和节能问题,“我家里的灯泡全换成节能的了,我们应该学着在一个干净的世界里生活”。这时,娜塔莎刚满五岁的儿子安东踏着滑板车滑了过来,“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弄脏大自然,汽车的尾气会污染空气,要少开车”,安东用稚嫩的声音一本正经地说道。

    俄罗斯“地球一小时”活动宣传大使、著名演员伊琳娜在活动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在熄灯一小时期间,她将在家里燃起蜡烛,与丈夫一起度过。她说:“我喜欢这个创意,当世界几亿人都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时,就汇成一股惊人的能量,我希望每个人都爱护地球,成为地球真正的主人。”

    全世界熄灯一小时的确能节省不少能源。比留科夫在活动后宣布,仅莫斯科市当天就节电2850兆瓦。但这项活动的意义并不止于此,正如WWF俄罗斯代表处新闻秘书列维茨卡娅所说,“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仅是让人们在黑暗中度过一小时以节约能源,而是“使人们在黑暗中思考如何对目前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变,考虑将来能为环保和节能做些什么”。

    俄罗斯气候变化问题专家、WWF俄罗斯代表处全球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阿列克谢·科科林指出,“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是在解决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方面做出的一个有力举措,将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节能问题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