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英媒:俄国熊有说不尽的中国龙

时间:2010-08-31 13:07来源:新华网 作者:小芬 点击:
资料图片:7月31日,俄罗斯中小学生夏令营代表团成员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
  

      资料图片:7月31日,俄罗斯中小学生夏令营代表团成员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当日,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俄罗斯中小学生夏令营代表团一行近500人抵达北京,展开在中国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 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资料图片:7月31日,俄罗斯中小学生夏令营代表团成员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当日,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俄罗斯中小学生夏令营代表团一行近500人抵达北京,展开在中国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 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英国广播公司网日前发表分析文章,题为《世界看中国:说不尽的中国龙与俄国熊》。文章摘编如下:

  文章说,在俄罗斯的一个星期,我采访了专家、学者,也接触到一些俄国民众。那么,普通俄罗斯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如何?

  安娜是莫斯科一所语言学校的俄语老师,在教中国学生之前,她对中国和中国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现在她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她的经验是,中国学生对老师、长辈都非常尊重,并且适应能力很强,都会入乡随俗。

  一位导游米沙经常接触到中国人,总体上对他们印象不错,但也觉得有的中国人只为了挣钱,对俄国语言、文化丝毫不感兴趣。米沙认为,在一些历史事件上中俄有不同的解读。另外,他觉得,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使得两国人民在文化上有了更多的接触点。

  莫斯科一家旅行社的经理洛席茨很早就对中国感兴趣,当年他感觉到中国文化的独特,看到了俄罗斯人去中国的趋势,才想到要开辟中国业务。尽管他个 人非常欢迎中国人来俄国,但是由于俄国人口形势恶化,前景也不乐观,所以他认为,中下阶层并不欢迎中国人、外国人来这里生活,因为中国人都很勤奋,影响了 本国人的就业。

  文章说,从俄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来看,情况似乎喜忧参半。那么,俄国专家们如何看待中俄关系?

  资深汉学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教授格连诺维奇分析,现阶段中俄关系非常好,由于在21世纪有两个大事件:第一,两国于2001年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二,中俄确定了边界线。他认为,这两点对两国人民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俄罗斯着名汉学家刘克甫先生(俄语名:克留科夫)深有同感:“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总算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恢复到了原来非常好的地步。另外,也使我高兴的是,台湾和大陆现在有很频繁的往来。所以我现在个人非常满意,但是要继续努力。”

  俄罗斯《独立报》资深记者斯学文(俄语名:斯科瑟列夫)曾经在中国工作数载,多年来对中俄关系有深入观察。他指出,中国与俄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 色完全改变了,以往中国比较弱势,前苏联非常强大;而现在,俄国则是中国一个弱小的邻国,尤其俄罗斯远东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能源产地。斯学文坦言,俄中两国的贸易存在严重问题—非常不平衡,这种情况很不理想,有人甚至担心,俄国会因此失去远东地区的领土。

  他说:“一些俄国人对中国的飞速发展存在顾虑,他们觉得,如果俄国不努力现代化,就会被落下太多。所以,有人认为,中国对俄罗斯是很大的威胁”。

  《独立报》资深记者斯学文认为俄国远东地区在经济上过于依赖中国。在区域安全方面,中俄都参与的上海合作组织将于2010年9月9日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举行“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他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扮演了非常好的角色,因为这一组织帮助维持中亚的区域稳定。他觉得,中国和俄国在上合组织没有大的对抗,当然,中国是上合最重要的成员国。

  那么,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高念甫认为,现在的俄罗斯年轻人、特别是稍微有文化水准的,对中文、中国的兴趣都比较大。

  他分析,这也许不是因为举办国家年,而是全球性现象,因为在美国、欧洲都有中国热。高念甫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奇迹,很多人开始对中国好奇。他的判断是,中国在俄罗斯的形象会不断地提高,俄国老百姓对中国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多。

  《独立报》资深记者斯学文预计,未来15年或20年内,中俄关系会保持稳定的状况。尽管如此,他指出,如果俄国没有在各方面努力现代化,并且在经济上过于依赖中国,那么,长远的情况是难以预测的。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