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加国新闻 >

〖环球华报·社论〗东道国要宽厚友善尽显地主之谊

时间:2010-01-08 19:45来源:环球华网 作者:小芬 点击:
【环球华报社论】近日列治文中国馆问题连续见诸报端,引发热议,弹赞兼有,莫衷一是。当下不少国家都在大温地区设立自己的冬奥专业馆,似乎没有引起什么争议,
  

【环球华报社论】近日列治文“中国馆”问题连续见诸报端,引发热议,弹赞兼有,莫衷一是。当下不少国家都在大温地区设立自己的冬奥专业馆,似乎没有引起什么争议,即便也是在列市设立冬奥馆的荷兰,据悉其申请已经获得批准,“中国馆”问题却出现障碍,如果是出于土地规划原因,就应该归于纯粹的技术面而加以审视解决,不要横加非技术因素而使问题复杂化。

离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开幕只剩下35天了,有些事情现在做时间上都有紧迫感,但位于西敏公路(Westminster Hwy) Lulu Island酒庄建设中国冬奥馆的计划却仍然等待有关当局审批。加拿大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不少人都有所领教,可谓见仁见智,然而作为冬奥会主办国,待客之道事关国家名誉与国民素质,有关当局应该加以重视,从善如流,尽管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把决策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延宕推诿,更不要无事生非。

有主流媒体指出,“中国馆”计划之所以迟迟不能如期实施,完全是“官僚架构重迭”,可以说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这并不是说冬奥会的安排,就罔顾民意,因为任何计划最终变成政府行为,都要有民生基础,两者并非矛盾或对立。关键是如何在行政运作的过程中权衡利弊,处理好轻重缓急,大局为重还是拘泥于细枝末节,这也是对政府操作水准的一个考验。

反对将上述地址设为“中国馆”的人士认为,这家酒庄目前的土地规划是农地,不能随便更改用途,时至今日,此乃成为阻止“中国馆”设立的最主要甚至唯一的理由。这个理由如果成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温哥华冬奥会是一项永久性活动,其性质是对农业产业的根本性改变。然而这是有悖于事实的,这种担心甚至有悖于常理。至于触及到某些市政条例,则不能画地为牢因噎废食,最好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变通,妥善解决。

其实温冬奥恰恰为东道国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展示宽容友善传统的良机,“中国馆”的设立也恰恰为列治文市提供了一个打开互动交流窗口的机会,本来是好事一桩,应该将欢迎运动健儿的承诺与热情体现在完善实际安排之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应该以博大宽厚的胸怀,尽地主之谊。

“中国馆”只是冬奥会参与者的栖身之所,不是将所在地址改建成滑雪场,不但不会扰乱本地农业生产的既定规划,不会扰乱方圆四邻的民居生态,反而会由此推动列治文市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因为列治文市的华裔移民比例,在整个北美都名列前茅,将“中国馆”设置于此,可以说天赐良缘,体育有是沟通友谊的最佳媒介之一,应该善加安排才对,何来搪塞拖延之理?所以也有主流媒体痛心地表示,拒绝“中国馆”的设立,则“是一场羞耻”。

温冬奥不过是为时仅十数天的体育活动,具有明确的临时性质,即使主办“中国馆”的单位在对应市府条例方面存有欠缺之处,失之详备,市府方面可否采取通融应急的做法,严格规定时限,应该有可议的余地。至于安全与交通,如果采取合作态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协调,也不会有大碍。运动员团进团出,大巴数量有限,停车似不会造成大难。之所以选择现址,亦正出于交通便利考虑,拥有与比赛场地接近的优点。与此同时,主办单位也应引以为戒,给未来类似事务提供一份参考模式,尽量做到两全其美,而非两败俱伤。

好客与待客之道是一种文化,古人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愿这种美德在加国、在列治文得以传承光大。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