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加国新闻 >

“毛”雕塑在华人社区引激烈争议

时间:2010-01-25 18:01来源:环球华网 作者:小芬 点击:
【环球华报记者 于雷报道】自去年12月开始,在列治文市埃尔姆桥路(Elmbridge Way)夹奥尔德桥路(Alderbridge Way)的交汇处,出现了一座名为毛小姐企图稳站列
  

【环球华报记者 于雷报道】自去年12月开始,在列治文市埃尔姆桥路(Elmbridge Way)夹奥尔德桥路(Alderbridge Way)的交汇处,出现了一座名为“毛小姐企图稳站列宁头上”的大型不锈雕塑,这是温哥华公众艺术双年展(Vancouver Biennale)参展作品之一。作品甫一展出,就引来本地中英媒体竞相报道,社区人士对其褒贬不一,争议激烈,并由此引出了人们对于公共艺术特殊性的深层思考。

雕塑涉政治敏感题材

 


毛小姐雕塑

“毛小姐企图稳站列宁头上” (Miss Mao Trying to Poise Herself at the Top of Lenin's Head)雕塑作品由来自中国北京的前卫艺术家高兟及高强两兄弟创作,作品上一个被女性化的前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小塑像,站立在前苏联领袖列宁的大比例半身头像上。

由于毛泽东与列宁两个历史人物的特殊身份与他们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华人大众、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心中烙下了深刻印记,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作品隐含着怎么样的政治寓意,从而引发了观点两极的评论与对待。

支持方:体现言论自由

这一方的代表观点,认为在列市公共场所摆放这样一个雕塑,有助营造该市及加拿大作为开放社会,愿意接受不同的概念及思想的形象。他们强调不受约束的自由表达之权利,指出该雕像展纯属艺术创作,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而且无须无限上纲到民族情感。他们呼吁支持雕像的继续展出。

 


 

在本地电台和电视的时政节目中,不少支持者认为高氏兄弟的作品只是“幽了毛泽东和列宁一默”,并没有很激烈的批评。

反对方:伤害人们感情

反对方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列宁和毛泽东都是“被时代抛弃的独裁者”,不应该将他们的雕像放置在民主的国度里。

而另一派的代表观点,认为创作者藉艺术去破坏社会的安定,而且带有政治仇恨情绪,伤害了不少中国人的感情。他们呼吁“大家强烈要求列治文市政府和有关单位,立即拆除这个街头雕塑”。

湖南同乡会副会长胡泽军肯定加拿大是个自由民主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艺术品是供人欣赏的,而不该被某些人利用,站在某种立场上去达致攻击和伤害”。他坦言,自己从小受共产党、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中国的声誉、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早已与自己血脉相融,而这样的雕塑作品,毫无疑问极大地伤害了像自己一样的人们热爱祖国、敬仰毛主席的真诚与深厚的感情。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把伊丽莎白女王弄成个不男不女的样子,大庭广众下那么不雅地摆放着,那些地道外国人会怎么想?他们还能做到面无表情地宣称言论自由吗?”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胡泽军坚称此雕像丑化了“我们的老祖宗,对大多数大陆移民是一种侮辱”。

他认为,只有诸如法轮功分子这类人才会对这个雕塑的公开展出感到幸灾乐祸,因为只要是攻击共产党的,他们就高兴,而这座雕塑正中下怀。

作品展出以来风波不断

本月8日,雕像作品被发现遭人破坏,有滋事者在“列宁”头像颈部,画上骷髅头及白骨,又用建筑用的红胶纸缠绕他的口部,并写上NWO的英文字,有人理解NWO是指“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之意。

列治文市政府发言人罗克莉(Cynthia Lockrey)指出,政府虽然支持言论自由,但绝不容许破坏公物的行径,而且这是触犯法律。市府曾经派人到现场视察,并已知会警方,警方表示会展开调查。但该雕塑随后又遭人丢泥巴。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人向雕像献花,表示支持。

策展人:两个最基本观点

本地著名画家郑胜天是本届温哥华双年展的亚洲策展人,他指出,这次由一座雕塑引发出争议,是很正常的,“争议性本来就是公共艺术与生俱来的一大特点”。

他个人认为,在评价、看待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时,应该秉持两个最基本的原则,其一是支持言论自由、艺术创作自由。艺术家有选择题材和表达方式的权利,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其二,公共艺术(Public Art)属于艺术门类中很特殊的范畴,除了具有与其它艺术品种一致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它的公共性。公共性不光是指公共艺术作品要摆放于公共空间之中,更重要的是作品要与公众产生直接对话。艺术家想传达的意念与表现手法应该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和理解。

郑胜天详细阐述了室内画廊展品与公共艺术展品的区别:前者展出的作品完全由创作者本人做出选择决定,而观众如果不喜欢,可以不去看;但后者由于通常摆放在大庭广众显眼之处,每个走过的人,不管愿不愿意都会看到,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基于这个特性,在开放社会里,艺术家要认同社会平等、文化多元观念,有必要顾及不同年龄、性别、族裔、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感情的“被动”观众的内心体验。

“毛”雕塑不适合公共展出

郑胜天介绍说,虽然双年展聘请他担任资深亚洲策展人,但邀请“毛”雕塑的决定是由别人做出的,从未征询他的意见。他对此作品并不陌生。“毛小姐” 不是首次公开参展,它的系列作品在大陆和国外都展出过。事实上,该雕像的造型早在多年前就由高氏兄弟创作完成,2006年经英国艺术家Helen Michaelle邀请去伦敦展出时,由Helen取了Miss Mao的名字。郑胜天还告知,北京的“798”艺术园区,近年来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当代艺术画廊的集中地,是各国政要、文艺界人士和许多旅游者访华必到之处,高氏兄弟在园区中有自己的展示空间,“毛小姐”系列作品就在那里常年公开陈列。

郑先生认为,像“毛小姐”雕像这样的艺术作品,如果在专业的美术馆或画廊内展出,应该不会引起问题,但作为公共艺术品展出并不是很适合。“策展人的职责,就是要在创作自由和公众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应该既尊重艺术家的创意,也考虑到公众的感受,包括不同群体的公众的感受。”他说负责任的策展人往往倾向于不选择极富争议性的作品,以避免消耗过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精力。

拆走争议之作鲜有先例

郑胜天指出,大凡艺术家,都喜欢自己的作品标新立异,引起震撼。但随之引发争议,以至于不得不遵从民意另行处置的例子不胜枚举。

他举例说,在美国纽约格林威治村,就曾有一座宣扬同性恋自由的雕像《Gay Liberation》摆放在街心公园里,在社区引起极大争议,暂且不提众多非同性恋者的坚决抵制,单是那些来回经过的小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就让家长们担心不已。经过多方协商,这座雕像最终被移去一所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们因具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和判断能力而被认为观之无碍。

“毛”雕塑去留或需讨论

郑胜天认为,由于“毛”雕塑展出以来引发颇大争议,双年展主办者和列治文市政当局应当作出慎重的研究和负责的回应。

他指出,对于一件艺术品,如果你不喜欢它而采取污损破坏的办法,这是不恰当的,如果行为不当还可能触犯法律。正确的途径是,向列治文市政府或双年展办公室反映意见。如何与列市政府联系,相信大家都知道;与双年展联系的方式如下:写信寄往Vancouver Biennale,290 West 3rd Ave,Vancouver BC V5Y 1G1,电子邮件发往info@vancouverbiennale.com,电话请拨打604-682-1289。

郑胜天介绍,世界各城市差不多都有过公共艺术引起争议的先例。根据以往的经验或通用的做法,如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遭到强烈抵制,可以采取移去它处、拆除或是缩短展期的做法,相反,如果某件作品大获好评,也可能延长展出时间,甚至有因民众赏心悦目,政府干脆买下来永久摆放之先例。

今届双年展规模超大

郑胜天说,温哥华双年展至今已是第三届,自去年11月起就已开幕了,现已有十余件大型作品陆续安装完毕。  “因为本届双年展恰逢冬奥会在温哥华举行,所以规模比往届大许多,亚洲艺术比重增加是本届的特色之一,共将有30件作品参与展出,其中三分之一是华人艺术家的作品,而前两届亚洲方面仅有1位台湾艺术家作品获邀展出。”郑胜天介绍说。

扩大视野关注其他作品

郑胜天说,本届双年展,观众前往欣赏或予以关注的选择其实很多,大家大可不必把眼光局限于某一件作品上。以下是他逐一介绍的华人艺术家的部分参展作品:

1、北京艺术家岳敏君的雕塑《迷乐》:7对共14个带有夸张笑容的巨大铜像组成的群雕。表现人们外表与内在情感的差异。展出地点:Morton街心公园(在Beach Avenue 和Denman 街交界处)。

2、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展望的雕塑《文人石》:用现代材料不锈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假山景观相结合。展出地点:加拿大线Granville车站前。

3、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刘建华的雕塑《枕头》:生活中充满私密气息的柔软小枕头,被放大成冰冷坚硬之物,移放到公共的草坪上,简单的错位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困惑。展出地点:Harbour Green 公园(新会展中心右侧)。

4、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书刚的雕塑《会》:一组8个人蹲在地上围成一圈,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集体形态,对社会结构作抽象化的概括,8个人全身都是红色的,表现了中国文化中习见的色彩。展出地点:Cardero公园(在Westin Bay Shore 酒店门前左侧)。

5、自西安移民到温哥华的艺术家任军的大型雕塑《水》:把一溜滴水放大几百倍,以固态呈现在人们眼前,不锈钢的巨作在阳光照射下强烈炫目,很有震撼力。展出地点:Vanier公园(在English Bay南岸)。

6、美国旧金山华人艺术家郑济忠的雕塑《Stop》:仿制一组“停(stop)”的交通标志,并列排出。该作品质疑文字的力量,揭示文字、环境与观者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展出地点:Vanier公园(在福溪的南岸,靠近Granville岛)。

除此之外,温哥华双年展还邀请了韩国、印度、墨西哥、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波兰以及加拿大的廿多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安装在温市和列市的公共场所,将展出到2011年夏天为止。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