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华报记者 萧元恺】按原定计划,10月3日英联邦运动会在新德里揭幕,但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一些参加国对是否能如期举行,表示担忧。

环境凌乱
在准备工作上,印方表现大失水准,其混乱和糟糕已通过多种方式揭诸于世。但本来是件体育界的事端,却蔓延到经济贸易与政治文化。印度就有高官认为,由于文化认知的差异,由于对经贸合作关系的潜在功能重视不够,致使加拿大在对新德里主办英联邦运动会上,缺乏包容心。而加方体育官员则颇为吃惊地表示,头一遭在体育事项上感受到政治力的影响。因为英联邦运动会除了体育赛事外,毕竟还有一定政治意义,象征着英联邦联盟。
问题丛生延后启程
英联邦运动会即将在新德里开幕,举重比赛场地的部分屋顶却突然下坠,一些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最新一起事故是连接尼赫鲁运动场的人行天桥坍塌,造成27名工人受伤。运动员村更一片狼藉,房间地板水淹,淋浴、空调和电插座都不能使用,马桶肮脏。蚊子任意出没,床单有流浪狗脚印。屋外到处都是污水,电线外露,地面出现大洞……
为此,加拿大代表队延后启程。本来计划9月25日做好接待,头批运动员26日晚报道,结果只能顺延,主要出于安全考虑。

运动场地仍在施工
现在影响入住的问题还包括修复电梯,加固墙壁,需要检查所有防火设备与紧急出口,迁走积水,那里滋生着携带Dengue fever 病毒的蚊子。
加拿大英联邦运动会(Commonwealth Games Canada)总裁派普(Andrew Pipe)表示,加国运动员推迟赴新德里,因为运动员村完成的速度太慢。加拿大英联邦运动会行政总监琼斯(Thomas Jones)是原维多利亚排球教练,他表示:“对我们加拿大所有队员来说,安全区(The safe zone)就是运动员村、比赛场所和交通系统。我们绝对不会、也没想过要把加拿大运动员安置到其他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宁要等待的根本原因,等待运动员村全部清理干净。”

选手村
媒体抨击此次运动会贪污问题严重,工程延误,最近又爆发登格热及保安问题。《印度时报》头版标题就是:“英联邦运动会,印度之耻。”
有加国运动员退出
在部分推迟抵达印度的运动员中,包括4名加拿大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由于本来就计划先期到新加坡进行预练,加拿大游泳队稍早时离开维多利亚。不过加拿大游泳队总教练贝内特(Randy Bennett)仍不无担心地说,新德里要比他们参加过的任何比赛的主办城市都令人提心吊胆。

沙尔马(左)与洛恩
由于感到新德里方面“不清洁”和“不安全”,加拿大前世界射箭冠军特里鲁斯(Dietmar Trillus)和塔特尔恩(Kevin Tataryn)已决定不参加本届英联邦运动会。
特里鲁斯和塔特尔恩分别来自曼尼托巴和安省,由于他们宣布退出,加方又增补两名射箭运动员参加,他们是斯彻雷平(Michael Schleppe)和卡莫若恩(Nathan Cameron),都来自阿尔伯塔省,从而使加拿大射箭队勉强成形。 加拿大射箭队教练陶勒尔(Richard Towler)表示,特里鲁斯和塔特尔恩对卫生及安全没信心,失去他们令人惋惜,但那是个人的决定。
1966年在牙买加京士顿举行英联邦运动会时,为加拿大赢得4面金牌及3面银牌的游泳健将唐娜(Elaine Tanner)说,新德里的表现让比赛蒙羞。
自力更生勉为其难
此届参加国家计划有71个,约7000名运动员。已在选手村的加国职员卷起袖子,用水桶及扫把做事。

仍在施工中

清理选手村
总裁派普是原加拿大国家男子篮球队总教练,他说已整理好7间房间,可容纳50名左右运动员。“我想,我们所困扰的事实是,不得不进三步退两步。” 加拿大英联邦运动会负责运动项目的指导史蒂文森(Scott Stevenson)说,虽然他们能在规定日期前自己清洁出50张床来,但加拿大运动员有255人,整个团队更多达400人。
有关方面问到派普,印组委没能如期完成准备工作,严重损害对新德里的信心,是否也意味着质疑新德里处理危机的能力?是否也意味着印度缺乏主办大型活动的能力?派普委婉地说:我们永远应做最坏准备,同时期望有最好结果。加方也有很大压力,但我们必须忍耐,充分利用我们自己的资源。
运动员村共有34栋楼,每栋现在都补派高级管理官员负责,以挽回声誉上的损害。但史蒂文森强调说,现在需要的是强有力的直接督查。
惊爆干活用童工
为抢在开幕前建成所有场馆和运动员村,承包商正追赶进度。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照片显示,有7岁甚至7岁以下童工参与施工。
在照片中,年幼儿童拎着灰浆桶,光脚在工地行走;还有小女孩吃力地扛着工具,在大人身后帮助。这些照片表明,印度的运动场馆工地存在使用童工现象。

年龄最小的童工
照片拍摄者、来自哈佛大学的斯德哈思·卡拉说:“我在数天时间真实记录了32起强迫劳动和14起使用童工情况。儿童们在工地劳动,帮忙收拾铁锤、敲击石头、铺设入口道路,及在道路沿线种植草坪等。他们经常数小时接连干活。” 英国《每日邮报》也报道了上述消息,立刻引起国际舆论关注。“救助儿童”组织对此发出强烈批评。该慈善组织在声明中说:“我们对于有报道称年幼的儿童在建筑工地劳动感到担忧。运动会吸引了媒体对于童工问题的关注,但我们绝不允许在媒体的短暂关注后,童工问题再度被人们遗忘。”
加印官员互别苗头
近日琼斯表示,除运动员村外,几乎在运动会所有其他方面,也存在程度不等的问题。派普也认为,组织方缺乏领导能力。
印度工业和商业部长沙尔马(Anand Sharma)正在加国访问,日前在渥太华记者会上,针对加拿大舆论界对新德里举办英运会的批评,他一脸不高兴地说,要对潜在的贸易伙伴和正在浮出水面的经济大国“放尊重点”,坐在旁边的加拿大贸易部长洛恩(Van Loan)有点尴尬。
在出现近几十年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美国仍疲软,加拿大不得不寻求传统之外的贸易伙伴,包括加强与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和印度建立贸易纽带。但在这方面既存在如何超越传统的贸易壁垒问题,也存在如何克服深刻的文化差异。
面对近来如潮的抱怨,沙尔马公开表示,外界对即将在新德里举行的英运会的指责,是“无正当理由的”和“不公正的”。他言之凿凿地说,加拿大过去在主持全球性活动方面,也受过类似批评,任何项目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对我们来说,想要把一个国家贬低下去,是绝不能接受的。
印度“宏愿”有泡汤之虞
想要成为世界强国的印度,一直明里暗里与中国摽劲儿攀比,看到2008年中国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印度自然也想通过举办类似的大型体育活动,来展示印度在经济、科技和金融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对于印度“失礼”的批评,感到很恼火的沙尔马据理力争,他说:“印度有着非常丰厚的传统文化,我们知道如何接人待物。”言外之意,在礼教方面,文明古国印度无需建国不过百年的加拿大指点,该怎么做就会怎么做。
沙尔马特别提醒说,那些正在竭力挑新德里主办运动会毛病的国家,其实需要的正是经贸合作的实际结果。沙尔马部长的意思是,要学会分清主次,而不是逞一时之口快,而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如果不尊重印度,会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当转到做生意时,损失可就大了。” 沙尔马如是说。他预估,加拿大与印度的贸易额,今后每年会达到60到150亿元。
去年11月,哈珀(Stephen Harper)进行了出任联邦总理以后的第一次印度之旅。在今年6月G20夏季峰会上,加拿大签署了向印度出售铀和民用核技术的协议。最近,与印度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联邦贸易部长的优先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