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主党省议员艾美(Mable Elmore)、关慧贞和狄德安(Adrian Dix)向传媒表达杀校对社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编者按】由于教育拨款不足,温哥华学校局日前宣布不得不关闭多间学校,此事引起向来注重教育的华人社区的强烈关注。新民主党背景的专栏作家姚永安拟文分析了其中的成因及后果,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Queen Alexandra学校有100年,Carlton学校有114年历史。它们都是在社区内重要的设施和文化遗产,它们捱过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艰苦日子。但我们却在今天因为省政府的拨款问题而要把它们关掉,我们能够面对前人和自己的良知吗?”
——卑诗新民主党省议员 关慧贞
今年3月15日,温哥华学校局接获卑诗省府通知,将会在其运作拨款中增加50万元。这其实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温哥华学校局将要面对1723万元的经费不足。
在过去8年不断的拨款削减和不足,温哥华学校局已经削无可削。省府每一次教育拨款计算方程式的修改,都造成削减经费的后果。去年卑诗自由党政府在选举前承诺会给与用作学校维修工程和更换陈旧设施的每年设施拨款(Annual Facility Grant),省府却在选举后,当很多学校都在利用夏天学校休假期间,工程进行时突然完全取消拨款。由于突如其来和所涉及的数目不少(1亿1100万),此举为全省的学校局造成计划和财政上的打击。学校局除了要从其它项目拿钱出来支付已经进行的工程,并且还要重新修改已经做好的预算。
教育经费能否一削再削?
因此,当教育厅长麦雅雯(Margaret MacDiarmid)指派卑诗审计总长调查温哥华学校局是否真的有经费不足问题,报告在6月公布指出温哥华学校局计划和效率都不足时,不单止温市学校局主席巴克斯(Patti Bacchus)大大发雷霆,就连其它校区的委员也看不过眼。列治文学务委员区泽光便向传媒指出,面对经费不足问题的并不单是温哥华而是全省各区的学校局。他公开质疑究竟是否真的所有教育局都有计划和管理问题呢?
审计总长的建议是削减服务、关闭学校和增加收费。事实上,过去8年温哥华教育局已经一共削减了6800万,究竟能否再削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只要您不顾教学质素,不理学生的需要,单从数字着手的话,当然可以削减。关闭学校、削减服务、减少教师及教员、增加班房学生人数、大幅加租……有何不可?
但碍于调查范围狭窄,审计总长并没有揪出直接造成教育局经费不足的“原凶”。那么,教育局经费不足的主要成因是什么呢?

历史最高拨款为何无济于事?
这话并没有错,只是不尽不实。理由很简单,省府只要每年拨款比去年多1元,都可以说是破纪录和历史最高。但是,这却造成拨款不足。若果省府拨款的增加比率比通涨低,教育局便不能提供跟去年同一样的服务,并且需要进行削减。
我们的自由党政府执政多年来不单没有提供跟得上通涨的教育拨款,还透过不同决策加重教育局的负担。
首先,无论是经济好景还是处于劣境,省府都没有给与教育局跟得上通涨的拨款增长。
更坏的是,自由党政府所做出的多项决策,令教育局增加运作成本,但省府却没有因此而增加拨款。例如,省府跟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签订加薪合约,令教育局每年都要支付额外增加的工资、福利、退休金供款等开支,但省府却没有提供全数的费用。无论是省府增加医疗保费MSP的供款,又或是要收取碳排放的费用,都要由教育局自行筹措支付。
教员支出为何占总开支八成五?
以温哥华教育局教员的支出占总开支的85%(教师、校长、学校员工、教育物资),学校运作及维修占11%,地区行政13.5%的情况来看,省府在教员薪津所增加高达720万的额外负担,教育局根本难以应付。
教育厅长经常挂在口边的学生人数减少因素,其所做成的财政影响只是42万元。
至于自由党所说,教育拨款每年都增加的说法,其实是一种愚弄省民的恶行。实情是,教育厅在更改教育拨款计算方式后,把原先没有算进学生平均个人拨款额的项目如暖气、学校巴士汽油费、薪津福利等都算进去后(这些本来是属于另一本数簿的项目),每名学生的平均拨款额当然提高。
由于法律规定,教育局必须平衡预算。温哥华教育局最终亦要就范,先在6月列出12间可能会被关闭的学校,并且列出其它削支、减少上学日数和增加收入等方法。
开学后,教育局再公布,把关闭学校名单减至五间,分别是Carleton、Champlain Height Annex、Macdonald、McBride Annex和Queen Alexandra。以上全部都是小学,全部都位于温哥华的东区。
这些学校的入读率有高有低,由Macdonald小学的32%到Champlain Height Annex的85%。容量则由103至513名学生。
杀校能填教育经费的缺口?
但是,关闭学校便可以解决教育局经费不足的问题吗? 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看都不行。关闭以上任何一间学校,每年所能节省的钱由17万到47万不等。即使全部五间关闭,也只能节省146万元,跟原来1700多万的经费不足还有很大的差距。
关闭学校除了为附近社区的家庭造成极大不便,邻近的学校要面对大批的学生的迁入外,还有交通及环保问题。
至于被荒废的学校又怎样处理呢?法例规定教育局不能把它出售。原来生气勃勃的学校变成废墟,社区的负资产。邻近物业价格遭受影响,治安亦成为问题。
这次关闭学校的决策,对华人社群的影响尤其重大。因为,这些社区的华裔人口都占四成或以上,受影响的家庭和业主,相信大多数都是华人及移民。
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温哥华西区也曾经有3间学校(Magee、Prince of Wales和Lord Byne),因为学生人数减少而要闹关校,但当时的新民主党政府却与教育局努力协助这些学校渡过难关。
卑诗省的学生人数在过去十年持续减少是事实,但在温哥华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悲观。随着市内人口密度的增高,多层柏文的兴建与落成,学生人数便会转势回升。
若果关闭学校成为教育局权宜之计的话,未来要关闭的学校相信会不止这五间。因为省府跟教育工作者所签订的合约,未来两年都会对教育局造成每年 500多万元的额外负担,若果我们无法针对改变根本经费不足的成因—省府未有履行提供支持教育所需的拨款,今后将有更多的学校要被关闭、更多服务会被削减。

杀校真的是因为省府没钱?
一些市民会问,经济市道不好,政府服务如教育是否也需要节约紧缩?
卑诗省的问题是,即使是在经济好景,省府财政有盈余的时候,政府也没有提供所需的拨款。经过连续8年的不断削减和不足经费,教育局已经皮黄骨瘦,削无可削。
但另一方面,自由党政府却挥霍无度。省长开办一次记者招待会,可以豪花36万,包飞机接载招待官员和记者。财政厅长花费了78万元印制精美彩色宣传HST的传单,却可以不派发(这还未包括传媒广告)。
全省数以百计学校财缺要关闭,省府却可耗费8亿8300万扩建温哥华会议及展览中心,并且有钱每年补贴3000多万元的营运亏损。自由党政府在冬奥后豪花5亿元为卑诗体育馆建新屋顶,落成后也要劲贴营运亏损(2007年该馆的营运亏损是650万,今明两年每年的亏损是4000多万,2013年预计亏损是2220万元。会展中心则更夸张,2007年营运亏损是180万,今年及明年是每年3000多万,2012年是2560万。)
究竟省政府是否没钱而要关闭学校,大家心中有数。
省自由党不是年年都说教育拨款歴史最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