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版《家有喜事》海报。
高志森导演个人简介
香港导演高志森拍过不少卖座猛片,1992年《家有喜事》票房高达4900万港币,成为当时香港电影市场的一个传奇,而电影中周星驰、张国荣、张曼玉、黄百鸣、吴君如与毛舜筠等更联袂登场,能云集当红巨星的搭配更是空前绝后。日前,网易娱乐专访了高志森,听他讲述与巨星合作的有趣故事。
张国荣帮导演“骗”走黄百鸣
从1975年入行,至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高志森在其电影生涯创作了不少经典系列和组合。由早期的《开心少女组》、《富贵迫人》系列,到《家有喜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几乎每部作品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1992年的《家有喜事》,不但成为当时贺岁档期的票房冠军,更打破当年中外最高卖座票房纪录。
“这部戏拍摄的过程非常好玩。”说起已被奉为经典的92版《家有喜事》,高志森兴致十足。 “92年《家有喜事》可以说是相当的前卫大胆。当年监制黄百鸣给我的指示,希望拍出1987年的《九星报喜》这样风格的戏,故事也是讲三兄弟追女孩子的故事。如果让我重复的拍这样类型的戏,我认为我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我就采取了非常疯狂夸张极端的手法,将所有的戏推向极端,例如接吻我们就要巴黎铁塔反转再反转,接吻可以让女孩子飞起来。在当时来讲,最不想将电影风格搞成这样的就是监制黄百鸣。每一次黄百鸣看到我拍的戏如此的夸张、离谱,他就说:‘不能这样,不能拍得这么癫,观众不会接受的。’但是周星驰、张国荣、张曼玉、吴君如与毛舜筠都相信我,他们相信我拍的风格和选择的风格是好的。因此当黄百鸣说了我两次的时候,他再来片场时,几个演员很会做,拉着黄百鸣聊天,跟黄百鸣说,不要理他了,我们去喝奶茶吃包子,帮我支开黄百鸣,这样黄百鸣就不在前面看着我拍了,很有一种调虎离山的感觉。”
被问“当时谁帮你最多”,高志森鬼马一笑,说:“我相信做这件事情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张国荣。其他人不会叫黄百鸣在一旁讲很久的,张国荣很有说服力的,他说‘让导演拍,我们聊天吧’,黄百鸣一定会跟张国荣聊天,一定奉陪的,讲二、三个小时都可以。因为有张国荣,所以我才拍得比较安心。”
张曼玉、周星驰拍吻戏严重笑场
看过1992年《家有喜事》的观众,绝对不会忘记周星驰与张曼玉在片中那个“巴黎铁塔反转再反转”的接吻镜头。
“拍摄这场接吻戏很顺利。我拍的时候,特别是周星驰,我都事先约他在咖啡室沟通,跟他聊如何拍,将拍的每一个镜头和创作的意图讲给他听,他点头后,我在片场就会拍得很顺利。”回忆起当时拍摄的情景,高志森禁不止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周星驰和张曼玉都是资深演员了,所以拍这个吻戏不会有尴尬,但是就笑场很厉害。如果看《家有喜事》最后的三分钟的NG片的话,就看到他们两个人笑得很厉害的。”
与周星驰、张国荣、张曼玉、黄百鸣、吴君如、毛舜筠等众多大牌艺人合作,会否遇到很多小状况?高志森语气肯定地说,“跟几个演员的沟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他也透露了当时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拍摄过程中,只有一场戏是到了现场的时候,张曼玉不想做的,就是出场装的衣服象麦当娜一样,心口有两个雪糕桶,而且是非常尖的。这是麦当娜非常有名的服装,如果不小心,前面的人就会被插到。在片中,最后当张曼玉与周星驰不欢而散的时候,张曼玉的角色一转身,心口的两个桶就插到周星驰那里,他就受伤了。在现场的时候,张曼玉说不肯拍,她觉得怎么会从心口飞两个东西出来呢?后来这部分就没有拍到。”
周星驰的“无厘头幽默”不耐看
周星驰“无厘头”式的搞笑,开创了喜剧电影的新方向。不过,高志森却评价称,“不耐看”。 “1992年《家有喜事》上映的时候,大家认为很好笑的是周星驰的戏。但是到了很多年后,很多人讲,感觉毛舜筠和张国荣的戏才是最好笑的。因为他们搞笑的戏是由心而发的,都很投入到这场戏中。”
对于“不耐看”的评价,高志森继续补充道,“‘星式幽默’在上世纪90年代确实非常吃香,当时的方法观众是接受的。但是如果过去的十几年来,用的方法都差不多的话,我想他就需要有一些改变。”高志森认为,周星驰的风格这么多年来都没有改变,是时候要变一下,“否则的话,十几年后我们仍然觉得毛舜筠和张国荣的戏是好笑过周星驰的戏,因为毛舜筠和张国荣是一次的方法,但是周星驰的戏路一直维持的。”
香港著名的编剧和导演,广东中山人。马利诺书院毕业,先在丽的电视台当编剧四年。1979年起编写电影剧本。1984年开始执导影片。二十二岁时就凭剧本《柠檬可乐》赢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擅长执导群星戏,《富贵逼人》、《花田喜事》、《家有喜事》、《大富之家》等都是香港电影界票房大卖的作品。 除了为影片执导和编剧,高志森也在多部影片中客串角色,尽显搞笑演技。
执导作品:
1992年《家有喜事》
1993年《花田喜事》 《水浒笑传》
1994年《大富之家》
1997年《南海十三郎》
2006年《左麟右李》
客串演出作品:
2003年《花魁杜十娘》
2008年《天水围的日与夜》
(责任编辑: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