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3日刊出署名文章《奥巴马为何担心美国失去世界第一?》。文章说,细读奥巴马今年国情咨文,自美国经济在20世纪初跃居世界第一以来,美国总统第一次公开表示担心美国会从世界顶峰地位滑落。美国至今仍是世界第一强国,相当时期内不至于改变况。什么因素导致奥巴马非要公开发誓美国不能接受“世界第二”?因为时势潮流明显在向着不利美国方向发展。

2月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就2011财年预算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张军摄
文章摘编如下:
细读奥巴马今年的《国情咨文》,人们可以发现三个“第一次”:
一、自从1933年罗斯福发表关于经济危机的演说以来,奥巴马第一次在《国情咨文》中撇开国际外交问题,把解救经济困境作为主题。他像罗斯福一样狠批“贪得无厌的货币供应商”,痛斥华尔街巨子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咨文的基调,是求助于在生活中挣扎的公众保持信心,支持总统,以便举国上下共渡时艰。
二、自从1978年底中美建交以来,作为美国总统第一次以近乎羡慕的口吻谈论中国,列举中国发展高速铁路与领先开发新能源的事实,来激励美国人重新奋起迎头赶上。
三、自从美国经济在20世纪初跃居世界第一以来,美国总统第一次公开表示担心美国会从世界顶峰地位滑落下来。
这三个“第一次”是互为关联的。因为经济衰落影响美国军事力量,其结果必然会削弱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而未来可能挑战老大地位的,唯有潜力无穷、势不可挡的中国。
其实,美国至今仍然是世界第一强国,相当时期内不至于改变这种情况。是什么因素导致奥巴马非要公开发誓美国不能接受“世界第二”呢?
因为世界变了,美国变了,时势的潮流明显地在向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
从世界第一到动摇国本
由北美13个独立州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1894年就在经济上超过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位居世界第一。1914年,美国国民收入达到370亿美元,人均337美元,比英国多一半,比德法多一倍。进入20 世纪,美国靠着铁路、电气化与科技迅速发展,更是高歌猛进,国力大增。
但它并不急于以老大自居,而是站在北美隔岸观火,在欧洲大国强权格斗的场外充当观察员。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眼看欧洲打得筋疲力尽,它才来了一个诺曼底登陆,战胜德、意法西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集团,执西方之牛耳,与苏联相对抗。
二次大战之后,美国经济与黄金储备各占世界一半,军力全球第一。它不但挟东西两大洋之优势带领自由世界,而且以形形色色的商品,大至汽车、飞机、轮船,小至口香糖、爵士乐与影片,排山倒海地倾销全球。光是两片夹肉面包和一灌饮料,就能从人们口袋里掏到千百亿美元的利润。
到了新旧世纪之交的全球化时代,美国更是发明一本万利的赚钱高招,只凭耐克鞋、芭比娃、电脑笔记本和其他高端产品的设计与品牌,无需自设厂房雇用劳力,就能从五大洲赚取滚滚利润,保持世界首富地位,令人望尘莫及。
在过去的漫长世纪里,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话来说,整个世界“东方不亮西方亮”,“从埃及到中国的大片世界”曾经“一度比西方先进许多,后来却远远落在西方后面”。由于美国在经济、军事、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遥遥领先,成为天之骄子,不由得使时代与生活杂志老板亨利?卢斯喊出了“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响亮口号。
(责任编辑: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