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洁儒
【环球华报记者 萧元恺 黄运荣 熊文】“只要敢想、敢试,梦想就会成真。机会是给予勇敢和准备好的人的。”岑洁儒认为自己能够幸运成为冬奥火炬手,关键是敢于去尝试,去争取。
人物姓名:岑洁儒
从事职业:客户忠诚度推广
年度大事:10月,在2010温哥华冬奥火炬加拿大境内传递的第一天,担任火炬手。
2009年10月30日,肯定是广州移民岑洁儒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在希腊雅典燃点并完成当地传递的温哥华2010冬奥圣火抵达加拿大卑诗省会维多利亚,展开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主办国境内火炬传递活动。正是在这全球瞩目的火炬传递的第一天,1997年移民温哥华的岑洁儒担任了其中一棒的火炬手。
“真是难以置信,”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时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岑洁儒仍显得十分激动。“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冬奥的火炬手,真的有点像做梦一样。”
记者问及为什么会想到去申请参与冬奥火炬传递,岑洁儒回忆说,事情可以追溯到2008年,她的其中两位朋友曾参加当年的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有一次朋友聚会,听他们在席间讲述传递过程的兴奋和激动情形。岑洁儒十分羡慕,也憧憬着在这一辈子里能有机会担任一次奥运火炬手。
后来,她听本地的朋友说起,其实在加拿大要成为一名火炬手并不难,每人都可以去申请。当时,火炬传递活动赞助商正在接受报名。岑洁儒觉得不应该放弃加拿大鼓励全民参与的机会,就在今年4月向有关机构寄出了申请表。
申请时主办单位要求申请人写一篇短文,讲述自己参与火炬传递的动机,以及如何为社区出一分力。由于岑洁儒平时十分喜欢在不同的机构担任义工,所以这篇短文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困难,她也是以做义工的心态去进行申请。可能是她热衷志愿工作的精神,给主办机构留下深刻印象。
7月27日,岑洁儒接到主办机构寄来的邮件,说她已经通过预选,但还要做背景调查,及无犯罪纪录确认,这一消息让她喜出望外。9月22日,温哥华冬奥组委会(VANOC)又来通知,说她的路程安排在10月30日,亦即火炬到达加拿大,开始境内传递的第一天。
身边很多朋友获悉岑洁儒获选为冬奥火炬手后,除为她感到高兴外,也后悔当初没有申请。岑洁儒很有感触地说,这件事让她进一步认识到,有想法就要去做,敢想敢试,才会让自己的梦想成真。“机会是留给勇敢和准备好的人的。”
说到火炬传递当天的情景,岑洁儒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岑洁儒负责维多利亚市首天第11个社区橡树湾(Oak Bay)的第2棒,编号是“104”。“由于自己负责的是加拿大首日最后一个社区的火炬传送,接着要将火炬送往再送往省议会,点燃晚上庆祝大会的火炬,心情格外激动紧张。”
她回忆说,为了怕路途塞车耽误事情,她下午1时就由亲友们陪同先到橡树湾社区中心等候,在那里,有人先指导她和其他几位火炬手点燃火炬的方法,再由主办单位派出汽车,送他们前往维多利亚大学校园内的指定路线地点集合。
岑洁儒指出,原本以为上午火炬抵达卑诗时间延误,起跑时间会推迟,未料还是准时按原订的下午5时19分起跑。虽然经过了几个月的心理准备,但到了进入现场的一刻,还是十分紧张。“记得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就像跳降落伞一般。”
岑洁儒前面的火炬手是刚满13岁的小朋友,当他们两人交接时,现场掌声雷动,媒体要求她做欢呼状拍照。她心情激动竟然忘记了起跑,在旁边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岑洁儒拔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这倒害苦了在旁举着相机准备为她拍照的丈夫,他在后面怎么也追不上岑洁儒。“当时指导人员已经吩咐我们不用急跑,可以慢慢享受其中的快乐,但可能是忘了起跑的缘故,一时紧张之下自己反而跑得快了。”平时运动不多的岑洁儒也奇怪自己怎么能跑得这么快,结果,300 米下来,脚都跑酸了。
一路上除了丈夫、两个女儿、亲友都陪她跑之外,不少民众也在一旁帮她加油打气。这让岑洁儒觉得每个人都是那样亲近,一下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41岁的岑洁儒已经用359元购买火炬,作为永久留念。她也曾将火炬带到商场,与本地的民众一同分享冬奥的喜悦。她说,担任冬奥火炬手的经历将激励她下半生的历程。
最后谈到对冬奥的期待时,她希望温哥华冬奥成功,提高温哥华及加拿大的知名度,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预算,不要亏本。不过,岑洁儒对冬奥最终能够达到收支平衡很有信心,“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温哥华冬奥筹备工作每一步都很踏实。”她届时也会到场为各国冬奥健儿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