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灵车送走逝者,崔师傅都会轻轻关上太平间的门,让屋内的逝者不受外界打扰 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河南商报4月3日报道
独守太平间23年“送走”2万多人
省人民医院的太平间在郑州市黄河路和经二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小院,并不起眼。
那里经常大门紧闭,偶尔会有青烟升腾。
有时候,大门打开,能看到身材高大、身穿白大褂的崔贵武站在院子的中央,招呼着来往的人。
他语气轻缓,满面笑意。
自从1987年接过83岁老父亲的“衣钵”起,到如今,他独守太平间已23年,几乎每天都是如此。
23年里,他经历了太多生死离别。
1996年,郑州袭警案,3名民警被枪杀。为了给英雄们整理遗体,迎接社会各界的悼念,他连续5天5夜没合眼,直到晕倒。
他曾亲手送走了常香玉的干妈、常香玉的老伴和常香玉本人,还有张新芳、陈裕德等社会名流。
去年3月,英雄警察王玉荣去世,他亲手为她整遗容,“为她别奖章,手指都扎出了血”。
富人、穷人、名人、无名氏、外国友人都曾在这里停歇。
23年里,他经历了2万多次生离死别,亲手“送走”了2万多人。
工作写真
小院子里的“大人物”
23年里,崔贵武成了“万事通”。无论是丧葬文化,还是风土人情,他都称得上“老师”。
他的工作间和停尸房挨着,只有十几平方米,摆了4个档案柜,供他腾挪的地方只有2平方米。他的案头有本很厚的尸体存放登记表。因忌讳“尸体”两字,他喜欢称“他们”为“病人”。
崔贵武经常戴着老花镜,每有“病人”进来,要经过接收、登记、填写卡片等十几道手续,把“病人”存放到太平间的恒温柜里。
经常有“病人”的家属来探视,他把人引到太平间,轻轻地拉开恒温柜门,认真地打理着“病人”的头发、衣领。
不少家属忍不住内心的悲痛,在太平间里放声大哭,他也红着眼圈,轻声地劝慰。
采访的那天,一位“病人”即将起灵,但挽联还没有写,他坐下来,戴上老花镜,挖空心思地拟挽联。
一位死者的家属不懂得丧事的程序,他拿出一张纸,沙沙沙,3分钟后,一份清单列出,具体到需购买的白花数量。
灵车来的时候,他庄重地主持一个告别仪式,之后“病人”起灵,被灵车接走。
在所有出入太平间的人心目中,他是这里的“大人物”。
但他是孤独的,除了接送死者时的喧嚣,人来来往往,但很少有人在乎他的存在。
锦旗背后
为无名死者找“家”从春找到秋
一堆锦旗胡乱地仍在储物柜顶上,落满了灰尘。但60多面锦旗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永远都不会被灰尘掩埋。
1996年4月的一天,在中州大道北段发生一起车祸,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中年妇女当场死亡。但因为死者身上没有身份证明。两死者的遗体就被储存进了省人民医院的太平间。
崔师傅先后5次去事发现场周边的村庄走访,试图寻找和死者有关的线索,但都没有结果。他没有放弃。
当年8月,趁一次到事发地点办事的机会他再次到一个村庄里,向正在闲聊的村民讲了这场车祸。一位村民说,前一段在他们村包地种西瓜的一男一女最近不见了,而且相貌特征和他讲的相似。经过4天的颠簸,他终于找到了两名死者的家。
苦心有谁懂
为死者整容只为减少家属痛苦
在这里,崔贵武学会了为“病人”整容。
“有很多人去世的时候并不平静,他们会瞪着眼或者张着嘴,有的人还会眉头紧锁,跟哭似的。”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拿出化妆盒,为“病人”整容。“缝合和整容的最佳时间是4~8个小时,晚了效果就不好了。”
他能把“哭脸”变“笑脸”。
“还有的人得了肝癌去世,脸色蜡黄,嘴唇乌青,很难看。我先打上白色粉底,再画上浅红的油彩,脸色就显得红润有光,像正常人一样了。”每讲到这里,他都自鸣得意。
他整过的遗容,常让人意外。采访那天,有位陆军上校因肝癌去世,他的下属去探视,不敢看上校的遗容。崔贵武劝他:“你看看我整的效果,跟正常人一样。”他拉开恒温柜,上校脸色红润,头发整齐,像睡着了一样,宁谧而安详。
无情的隔离
与人握手屡被拒还遭诬告
在太平间,他看到了真实的人性。
那一天,有位老人来探视死者,崔贵武跑前跑后,忙了一通。临走时,老人和崔贵武告别。崔贵武伸出手想跟他握手,不曾想,老人满脸堆笑,双手合十,就是不愿意与他握。崔贵武并不感到尴尬,20多年来,他已习惯了这种无情的“隔离”。
除了歧视,还有中伤。
2004年,有人在太平间的大门上贴了一张打印的纸:某年某月某日,崔贵武偷卖尸体一具,得款18000元,夜间私放尸体一具。还说他和别人一起倒卖香、纸、寿衣、骨灰盒等,牟取暴利。
“好在我行得正,领导也相信我,不然早就被开除滚蛋了。”他说自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就是想让“病人”家属少花钱,平平安安地送葬。
他看不惯那些发死人财的人,而且永远都不会跟他们合流。
无变奏的生活
23年没休假养花种草调心情
即使被人如此漠视,崔贵武依然淡定。早上再次去太平间找到他时,他刚送走了3位“病人”,又有两位新“病人”在这里安放。“忙了几乎一夜,总共睡了两个半小时。”
在工作间的南侧,有一间稍大的屋子,那是崔贵武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一排柜子把房子分割成两部分,里间是卧室,外间是“厨房”。
很多时候,他都自己做饭吃,面条、米粥是家常饭,除非哪天实在没空做饭,他会到医院食堂里打饭,扒拉几口继续工作。因为太平间里只有他一个人,所以 23年来,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每天都是24小时待命。
每天早上,他把焚烧炉的纸灰清理干净,把小园清扫一遍,洒上水。虽然小院里每天都人来人往,但没有一片纸屑。
在小院里,有很多鲜绿的盆栽,有五色珠、水竹,还有八叶金盘。它们依墙摆放着,静静地享受着阳光。这些都是崔师傅养护的,春天一到,红红绿绿的,小院里洋溢着生机。他喜欢种这些东西,心情烦躁的时候就整整花草。
23年的时光悄然流逝,在他看来,却像两年,或者两个月,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漫长。
(责任编辑: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