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一农妇耗时3年手绣现实版“清明上河图”

时间:2010-01-22 12:48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郑州) 作者:小芬 点击:
民俗版清明上河图 民俗版清明上河图 大河网-大河报1月22日报道 内黄县田氏镇汤东村妇女李红云,以所在村子为背景,花费3年多时间,绣出了一幅长28米的堆绣长卷
  

 

 

民俗版清明上河图
民俗版清明上河图

民俗版清明上河图
民俗版清明上河图

大河网-大河报1月22日报道 内黄县田氏镇汤东村妇女李红云,以所在村子为背景,花费3年多时间,绣出了一幅长28米的堆绣长卷作品,创作了豫北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七的整个年俗画面,被当地群众誉为民俗版“清明上河图”。

昨日,在丈夫张国中及10多名邻居的帮助下,李红云将堆绣长卷“豫北民俗过年”展现在村民面前(如图)。该幅堆绣全长28米、宽0.8米,故事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分为请灶爷、磨豆腐、吃麻糖、爆米花、备年货、蒸馒头、贴春联、拜大年、走亲戚、看焰火、赶庙会等民俗景象。

整幅图以一条曲折的长街,穿起田野村落、桥梁阡陌、街道民居等。人物不仅涵盖男女老少1396名村民,还有卖肉的摊贩、吵架的婆媳及走乡的货郎。

“这是根据我们村实景设计的。你看,这里是村头的小桥,这是村诊所,村头那个当兵的就是我。”张国中指着画卷说。

“这种技法是我家传绝技堆绣,简单说就是手捏布人。”李红云说。“堆绣一个人物最为麻烦,大约需要20道工序,先要在纸板上画图,然后在布料上刻版,再将人物的四肢躯干进行分离,虎头鞋、花边领和发辫等还需要编织、手绣,还可能用上电烙铁,最后用祖传的黏合剂精心贴在底布上。”李红云说,制作画卷光颜色就用了60多种。制作堆绣的工具,有镊子、夹子、剪刀、放大镜、针线等12种,其中针需要1至12号的。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