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世博:中国人的文明大考

时间:2010-06-10 10:11来源: 环球华报 作者:小芬 点击:
世博中国馆 摄影 黄运荣 【环球华报记者 黄运荣】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经进入到第二个月,累计入园人数日前突破1100万人次。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之后的中国
  

世博中国馆 摄影 黄运荣


【环球华报记者 黄运荣】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经进入到第二个月,累计入园人数日前突破1100万人次。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之后的中国再次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海世博会5月30日华美亮相后的184天里,世人的目光不仅落在分布于5.28平方公里世博园区内的373个场馆上,更多的是聚焦在入园观展的几千万中国百姓身上。
 


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应邀参观世博园 摄影 黄运荣


 


世博门票 摄影 黄运荣

应中国新闻社等机构的邀请,本报记者在上海世博会即将“满月”之际,两度进入世博园区,亲身领略到这一国际盛会的魅力。在参观采访过程中,记者最大的感受是: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万国科技的博览会,更加是中国人民素质的博览会。

“不出国门,看遍世界”,是上海世博会的口号。中国人透过世博会看世界的同时;世界也会透过世博会看中国人。据说,从上海世博会筹办到举办,中国人最心照不宣、暗自担心的问题,就是国民素养。

在短短几天的采访中,记者亲身体会到中国百姓在世博会这一文明大考当中,如何填写自己的答卷。

考题一:入场排队

 


排队时间 摄影 黄运荣

“等候排队需要7小时”,5月 30日上午,记者在世博台湾馆附近高架通道下的柱子上看到这样的标贴。一位“小白菜”(身穿绿衣白裤的世博会志愿者)告诉记者,这是人们等候进入世博会最热门场馆——沙特馆的预计时间。这位“小白菜”说,“今天还不算最多人的,昨天(5月29日)沙特馆的排队时间是8个小时。”

 


排队时间高达9个小时 摄影 黄运荣

虽然记者久居海外,早有排队的习惯,也经已知晓排队其实也是历届世博会的一道风景线,然而,记者仍然对上海世博会排队范围之广,排队时间之长感到震惊。

记者现场观察,世博园里每个展馆不分冷门热门都排着长队。中国馆、德国馆、法国馆、日本馆、西班牙馆等排队时间都超过5小时,加拿大馆排队时间相对较短,但也需要2个小时。记者很难想像,向来没有排队习惯的中国游客,如何能够接受世博会的“排队常态”?

 


排队入园 摄影 黄运荣

排队入园 摄影 黄运荣

“世博会刚开始时,游客也经常发生插队、争吵、拥挤的情况。一个月下来,情况好多了,大家好像已经习惯了依次排队,大部分人还是能够自觉遵守规则,耐心等待。”从法国留学回来、现在上海担任导游工作的孙小姐很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一个月来,她几乎每天都带团进世博园,也亲眼看到园内秩序一天比一天好。

不过,孙小姐坦承,这其中也经历了不少风波。
 


人山人海 摄影 黄运荣

人山人海 摄影 黄运荣


现场采访:

的确,记者在两次排队进园期间,并没有看到有人插队打尖、翻越栏杆的事情发生。上万人等候入园时,也是秩序良好。

5月26日上午9时半,在世博园区五号门外等候入园的人潮中,记者遇到一位与30多工厂同事一起从云南来沪看世博的李先生。他对记者说,他们是由单位组织的第二批前来参观的队伍,按照旅行社的安排,早上7点钟便到世博园区门口排队,花了近三个小时仍未能进入园区。不过,李先生并没有对此产生微言, “因为每个人都在排队,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反而觉得是个难得的回忆。”李先生坦言地说。 考题二:绿色通道

5月20日,上海音乐学院应届毕业大学生刘辰子去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对世博园区出现“滥用轮椅”的不文明观博现象表示 “苦恼和痛心”,在当地社会引起广泛共鸣。

刘辰子在信中说:“在浦东C片区内的一些热门场馆,坐着轮椅的残障人士在绿色通道前排起长队。我发现,理应遵守的一位残疾人由一位家属陪同的‘一人一车’制度变了味,一辆轮椅车陪同两位甚至三位家属的不在少数。‘一辆残疾车,方便一家人’,这种不文明的观博行为,让许多遵守排队秩序的参观者产生了不满情绪。”

 


摄影 黄运荣

尤其让刘辰子感到气愤的是:“进入展馆内,有些原本在排队过程中还坐轮椅的‘残障人士’,竟然立刻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到景点前大摆姿势拍照,根本没有之前举步维艰、需要轮椅和旁人搀扶的不便。更有甚者,把轮椅车当成了观博的便捷工具,孙子困了,让他在轮椅车上睡觉;家属走累了,推他一段路。”

刘辰子认为,这些假冒的“残障人士”借助轮椅车这一便利工具,想要获得不排长队就能进馆参观的狭隘心态,可能就是造成绿色通道前大排长队的原因。世博园区内的轮椅车数量有限,这些人性化的关爱服务,是提供给真正需要它的残障人士、高龄老人的,那些滥用优惠措施的人,已成为倡导市民文明观博理念中的不和谐因素。

 


世博园外围 摄影 黄运荣

加拿大馆

刘辰子的信经媒体刊登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网络论坛上也纷纷就文明观博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大讨论。“用轮椅车来加塞排队”的游世博方式被戏称为“最牛攻略”,有网友认为“轮椅帮”为了省一点时间,耍 “小聪明”,却做了有悖道德、文明的事,影响社会诚信度。

事件曝光后,有关场馆也调整政策,加强对“绿色通道”的管理,堵塞被人滥用的漏洞。有些场馆甚至因此取消了“绿色通道”。

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对当地媒体说,“老年人必须要出示老年人证,残疾人要出示残疾人证,同时还要支付一定的押金,确保租了轮椅的人符合相关条件。”洪浩说,世博园区还增加了轮椅,从以往的1000辆增加到1500辆,“这两天又增加到3000辆,现在园区里共有4000多辆轮椅,其中有部分是游客从家里借来入园的。”

现场采访:

住在上海的吴婆婆今年70多岁,5月26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比利时与欧盟馆外,遇到正与两个妹妹结伴同游世博的吴婆婆。她说,其中一位妹妹脚有残障,行动不便,由于事先有人对她们说,自带的轮椅不能入园,只可以使用园区统一提供的轮椅。

“但我们进园的时候,轮椅已经发完了,所以,我妹妹只能由我们搀着一拐一拐地在园内参观。”吴婆婆说,如果真的有正常人滥用轮椅,就太没有公德了。“幸好,除了德国馆外,其他场馆都让我们走绿色通道。”吴婆婆笑着说。

考题三:世博盖章

记者两度进入世博园,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到园区内各特许零售商品店寻觅“世博护照”的芳踪。不过,大多商店门口都高高挂着“世博护照已售罄”、“购世博护照免问”的告示。看着同行的个别团友手拿着十几本“世博护照”在各场馆盖章留念,真是羡慕极了。无奈之下,只好拿着世博园地图盖章留念。
 


世博护照

幸好,“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二次进园的下午时分,终于在一家特许店内购得一本“世博护照”。接着,“有没有章盖?”就成为几个“幸运儿”的“口头禅”了。

“世博护照”最早起源于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早期是作为门票使用,参观者可在上面盖上各场馆的纪念印章。后来,其门票功能逐渐被分离出去,成为收集世博会纪念印章的专用载体。据悉,上海世博会“世博护照”推出了一款卡通版和三款标准版,之后还将推出典藏版。四款已经推出的“世博护照”采用与护照一致的规格尺寸,内页数量同为48页,每页均为不同的国家馆。
 


各馆盖章忙 摄影 黄运荣


“世博护照”屡寻不获,供不应求,不少来自海外的朋友都大骂主办方愚笨,白白失去了这个挣钱的大好商机。不过,记者细究之下,原来却内有隐情。

“世博护照”大热后,网上随即派生出“护照”经济,敲满内印44个国家馆印章的世博护照,其身价由300元陡增至600元,而敲满200个场馆章世博的护照,更被炒到5000元人民币。为此,竟有一些“敲章族”拿着上百本护照到处“敲章不止”,令场馆不堪重负。

据当地媒体报道,5月中旬,一名中年男游客带着500本护照来挪威馆盖章,一个多小时才盖完。有的人进馆只是为盖章,在浦西马德里案例馆,工作人员反复告诉一名中年女游客“一次只能盖一本护照”,该女子努力了3分钟才悻悻离开,对展馆内的东西始终没看一眼。然而,最过分的要算是要求“在我丝袜上盖章”的游客,在巴黎大区馆,一游客要求将章盖在她穿着的墨绿色丝袜上……

 


饮水机 摄影 黄运荣


据报,挪威馆、列支敦士登馆、突尼斯馆等展馆相继取消或限制盖章服务。厄瓜多尔馆贴出告示:“盖章全天分4个时间段”;乌拉圭馆墙上有“公示”:盖章只限护照,不盖帽子上。

大陆《光明观察》近日刊登“陈良洁”的署名文章,狠批“如此盖章有悖世博精神”。文章指,世博会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推崇,是因为其沟通与融合、创新与进步、成就与体验、传承与未来、和谐与发展的理念。到世博会参观,是为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科学、文化。而在各个世博场馆盖章,只是为了留念,为了更好的记住本届世博会。有的游人完全本末倒置,以为叫别人代买世博护照盖了章就能代表你来了世博会。“你没有用心了解世博,没有真正体会世博的精神,即使你拥有了世博护照盖了章,那也只是表面。”

陈良洁指出,中国人最爱面子,喜欢到处显摆。这次的世博盖章事件再次应证了这一点。为了一个所谓的章,为了能在其他亲友面前显摆,令许多国家馆的工作人员忍无可忍,甚至像挪威等国家馆还取消了盖章。“在这样一次国际盛会中,中国人的脸真的就让那一小部分人丢尽了。想想看,这样的做法令其他国家的人怎么看待我们中国人?会认为我们是没有素质,不懂欣赏的人。”

现场采访:

来自美国休斯顿的吴先生,5月26日与记者一样在园区内四处寻找“世博护照”踪影。

“如果是主办当局对需求估计不足,没有生产足够的‘世博护照’,那么是主办者太没有生意头脑了;但如果是因为‘盖章风波’而引致当局刻意减少‘世博护照’的投放量,那就无言以对了。”走过世界不少地方的吴先生说,这可能也叫做“中国特色”,反映了中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可惜的是,我们来自海外的游客,留下了不能拥有一本‘世博护照’作为永久纪念的遗憾。”吴先生最终带着无奈离开了世博园。 考题四:公共卫生

在世博园区男洗手间小便处墙上,写着这么一句话,“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卫生间 摄影 黄运荣


 


摄影 黄运荣

来自海外的朋友可能很难想像,但在中国,上厕所要往前一步,尽量不要弄到地上或者其他地方,确实成为国人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世博进行时》节目,早在2009年2月21日就做了一个“公厕陋习易传病,文明如厕迎世博”专题,请来上海东方医院泌尿科医生杨波从医学的角度指导民众如何“文明如厕”。

据报道,本届世博会上的大热门——中国馆,每天要安排1000名左右物业服务人员承担其维护秩序、保洁等各种工作,确保其有序运行。

据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一个多月来,中国馆给上百万游客留下美好印象。文明观展也成为场馆内的一道风景。然而,一些不文明现象也时有发生,工作人员呼吁游客能协助配合。

口香糖残渣是保洁中的一大“难”。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天晚上,保洁人员打扫时,总会发现不少口香糖残渣,需要用小铲刀一点点清除。 ”据悉,仅仅在环球影院,每天能发现好几十块。”由于馆内一些地方铺的是地毯,就要费更多工夫才能处理干净。保洁人员建议:“口香糖用纸包好带走,或者扔在垃圾桶都很方便。 ”

场馆中属于“禁烟区”,但在馆内14米“九洲清晏”平台上,居然时常有人在此过烟瘾。碰到这种情况,馆内工作人员便会上前劝告。“但有时候真的是防不胜防,我们只好采取一些防备措施在垃圾桶周围备有水,防止出现冒烟等现象。 ”

“国之瑰宝”展区的保洁人员每人抹布不离手。这里共有36块玻璃,有的观众在近距离观展时,留下的指纹在灯光下十分刺眼。为此,保洁员每10分钟就要巡回擦拭一遍,八小时下来,如果算行走总里程,总计有七八公里路。

现场采访:

5月27日下午2时,记者在C区加拿大馆附近的洗手间外遇上来自比利时的朱先生。

“园区内的洗手间比我想像中干净得多。”从事餐饮业的朱先生感慨地说,以前回大陆最害怕在公共场所上洗手间,上海世博园区内的洗手间十分干净,而且数量多,基本不用排队,比欧洲很多景区的设施更加周到。

结语 7000万人次目标,184天时间,上海世博会俨然是中国人的一次文明水平的大考,考题远不止前文所述的四道。在这次考试当中,不能作弊,也不可能作弊。中国人面对着的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休息 摄影 黄运荣


长期参与中国申办、筹办世博会的外交官徐波在其《世博礼仪》一书中指出,“对东道国来说,其人民和世博会工作人员是否热情友好、善解人意将反映东道国的国家形象。如果东道国人民讲礼仪,参展方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就是一次很好的国家形象塑造。反之,如果东道国人民举止粗俗,世博会工作人员态度傲慢,园区脏乱差,就是东道国最糟糕的负面广告。”

上海世博会只完成了六分之一,我们期待,当世博会圆满落幕的时候,中国百姓交出一份令世人满意的答卷。

相关链接:

上海旅行社倡导“观博七不”

一、不在入园、入馆、观演排队及乘坐园内公共交通时争先插队;

二、不乱扔垃圾,不在控烟区域内吸烟;

三、不在展馆内及观看室内演出时接听手机、大声喧哗;

四、不在选购商品时随意拆除外包装,不损坏纪念品;

五、不随意触摸展馆内展品及有关设施,不在有禁令提示不准拍摄的展馆拍照摄像;

六、不用饮用水洗漱;

七、不在休息座椅上躺卧。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