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现代范进”15次高考

时间:2011-06-05 12:39来源: 四川在线 作者:小芬 点击:
6 月7日,成都,专职考生兼职生意人44岁的梁实又要上考场了。这是他第十五次参加高考。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甚至说他是现代范进。俗话说
  

 

6 月7日,成都,“专职”考生“兼职”生意人44岁的梁实又要上考场了。这是他第十五次参加高考。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甚至说他是“现代范进”。俗话说,凡事重复的次数多了,或许会消磨了激情、或许最终厌倦。从自己还是青春少年考试考到和儿子同时步入考场,梁实为何要独树一帜、一意孤行呢?

“我在反复添柴,烧一壶很久不开的水”。梁实的回答和他的名字一样,实在。

关于梁实

梁实,44岁。


1983年,高考预考名落孙山后,他连续5年报名参加高考,遗憾的是,都没有考上。

上世纪90年代,他辗转在内江、乐山和成都打零工,修过机械、砍过木材、做过服装生意,卖过电视机。唯一不变的就是一边打工一边复习,每年准时到当地招办报名参加考试。1995年前后,看到建材市场前景较好,就借了些钱投进去,没想到收成颇丰,有了一两百号员工跟着他干。

生活走上顺道后,梁实复习的时间也多了,继续报名参加考试,圆自己那个“固执”的高考梦。

以前进考场,他数次被当成老师或者家长被拦截,成绩始终在300分—400分上下盘旋。梁实的愿望是考上四川大学数学系,2002年他的数学考了70多分,2006年考了50多分,去年考了60多分。

今年如何呢?梁实坦承:没有复习得太好,但尽最大努力发挥吧。

关于梦想

高考梦是一代人的烙印


记:为什么你要这么执着的考呢?难道不能走成人高考?

梁: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梦就好像烙印一样打在我们这代人的身上,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能理解。既然就业是为了挣到钱、做自己想

做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在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另外,我认为成人高考不能代表高考。

记:有人说你是“现代范进”,你怎么看?

梁:觉得我和范进并没有可比性。范进那个时候是封建社会,他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但我还是有我的生意,只是想完成一个人的梦想。

 


梁实和应届考生一起参加高考培训班

关于考试

只是想圆一个梦罢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下简称记):还有两天就考试了,紧张吗?今年如果还没有考好,明年还会坚持吗?

梁: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不紧张了。但去年预期好好复习,一些事情又耽误了,可能今年目标还是很难达到吧。我现在还是有信心,但如果这十五次考试完了,信心消失,那可能明年的就不再考了。

记:你现在动摇了?为什么这十几年来反复考试呢?

梁:也不算动摇吧,还是要等考完再说。我一直觉得这是没有完成的事情,只是想圆一个梦罢了,就好像我想要喝水,反复添了很多柴,但那水还是没有烧开。

关于作秀

嘴长在别人身上管不了


记:既然你找到了自己的短处、为什么不调整?有人说你是想作秀?

梁:可能是年龄大了,习惯了吧。作秀?你应该了解我的,一年都在复习,我相信脑袋长在自己身上、嘴长在别人身上,我管不了他,他也管不了我。

记:你以前生意经营得不错吧?现在呢?

梁:经济我也不担心,钱多了也花不完,人死了也带不走,是不是呢?

 


6月3日,梁实烧香为自己的高考祈祷

关于失误

记忆力比不过娃娃了


记:那你有没有想过,是因为方法不正确导致了数次失误呢?

梁:我有时候想,我的记忆力比不过那些年轻的娃娃了,也想通过去补习提高。去年暑假我参加了一次冲刺班,同学还有四中、七中的学生,只上了20多天就感觉实在“坐不住”。我的老毛病还是只喜欢看、不喜欢写,静不下心来做题,肯定就和别人有差距,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考好了。

记:今年你要和儿子一起考试,儿子怎么说?

梁:算了,你千万不要问这个、写这个,我儿就反感我做这个。

记:那你老婆呢?如果说老公没有在外工作挣钱、而是像个孩子在复习考试,她的意见呢?

梁:她有时候也会生气,但是还是支持我的。我也没有完全脱产,生意还是要打理。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